微护照:O2O验证技术提供商电商案例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24  浏览:101  海淘动态

在北京保利剧院的一场古筝演奏会的检票处,观众不再拿着实体票排队检票,而是工作人员拿着一个类似手电筒的设备通过扫描进场观众的手机,直接进行票根验证。随着手电筒设备不断发出wei pass的声音,观众鱼贯进场。这样便捷的票务识别,正是来自北京微智全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移动身份识别技术。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微护照定位于通过动态二维码+硬件微印章验证服务于移动签到和社交应用、移动近场支付、移动票务防伪等领域,解决的是O2O交易中的线上线下身份识别问题。微护照创始人兼CEO李岩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我们四个身份的统一:自然身份、通讯身份、交易身份、支付身份。身份携带是O2O闭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微护照要做的就是为用户实现线上到线下的支付身份验证,从而解决O2O闭环的身份携带问题。身份识别解码O2O闭环O2O中的线上线下交易环节一直无法实现闭环,不是卡在支付环节,而是在与线上线下交易服务中的身份识别问题。O2O服务已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线上线下的交易对接和双向循环依然是完成闭环的死穴。作为曾经成功创办过亿美软通的二次创业者,这一次李岩直言方向明确,就是解决O2O闭环中的身份识别问题。去年年底刚刚上线就获得IDG资本400万美元投资的微护照,当然不是一本真的护照,而是由一套软件与硬件终端搭配运转的服务体系。用户下载了微护照的APP或是微信公众账号之后,可以绑定服务商家的账户,只要是在网上成交的订单,就可以在微护照中出现一张电子凭证。用户到商户消费时,无论是验证团购券、打折卡、代金券、会员卡等,还是在手机上用已经绑定的网上账户进行现场付款,只要打开微护照手机客户端,调出动态二维码让商户用终端设备照一下,即可完成电子凭证的验证或电子付款。在李岩看来,O2O中的线上线下交易环节一直无法实现闭环,不是卡在支付环节,而是在与线上线下交易服务中的身份识别问题。由于身份验证涉及到和支付交易直接相关,解决安全性是首要问题。同时因为覆盖的是O2O领域的商家,解决安全便利性的同时还要符合中小商家能够接受的性价比。李岩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基于这两点,微护照以技术驱动开发了适合上架的后台服务系统与硬件识别终端,微护照的验证码是动态二维码,优势在于安全、方便、商户不必联网。而微护照硬件识别器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五颜六色的手电筒,兼容性好,最重要的是价格只有100元。显然对比现在的短信、二维码,以及逐渐成为潮流的NFC,微护照的安全性和性价比让微护照的团队充满信心。不挖金矿静心划船微护照的团队采取的是三免计量合作模式,即免费接入平台、免费铺设机具、免费生成凭证,按有效验证数量付费。如果把O2O比做一做金矿,来此淘金的人正潮涌而来。但是这时有人却发现进入金矿有一段水路,于是买了一条小船,做起划船的生意。而李岩就是那个宁愿不挖金矿,却安心划船的人。李岩对自己有很明确的定位,我们是技术提供方,企业运营的时候要用到我们的技术,不是一家O2O电子商务运营公司,而是一个中立的、不参与具体业务的电子凭证运营商。目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技术提供商,微护照的团队采取的是三免计量合作模式,即免费接入平台、免费铺设机具、免费生成凭证,按有效验证数量付费。李岩介绍,微护照的后台与服务商家进行对接,每一名用户消费后后台就会有统计,目前验证一位用户,微护照获得3分钱,但这种模式才刚刚开始尝试,目前还没产生量级收入。但从这样的分成比例看,显然微护照意在参与到整个O2O消费的大盘子中才能获得规模化盈利。目前公司的主要合作伙伴有高朋团购、Kaado礼品券、新浪微博钱包等。如果微护照能够帮助免费铺设机具,接入平台,实际上这样商家就省去了硬件开发和生产的投入。在李岩的规划里,微护照瞄准的是一个市场的未来趋势,选择以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作为定位是因为新技术会让价值链重组,在交易链条上我们的出现改变了产业价值链,过去没有把凭证拎出来,但是移动电子商务会有一个闭环的环节,把线上凭证拿到线下对接,移动互联网很多人在抢入口,我们是线上权益线下实现的出口,我们就是守住出口。实际上,微护照倾向于面对O2O类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移动应用等几类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的业务与自己的关联性大,并且原则上这些公司的业务特点都需要消费者到现场,需要他把自己已经在互联网上有的权益带到线下,这个时候验证环节就有了非常大的价值。但目前来看,李岩坦承,我们现在只是技术上论证成功,才迈出半步。下面我们要让商家和消费者认可,这是极具挑战的一件事。好技术,还需好模式微护照这家初创企业,以移动身份识别技术为核心,通过用户手机软件、后台数据系统和前端专用终端,为用户提供快捷、便利、体验感强、支持多种通讯方式的身份验证,实现了O2O的闭环。在我们看来,微护照比团购的预付费模式更轻便,比优惠券等传统模式更能保障O2O企业的利益,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从商业模式角度来看,该项目仍存在着一些缺陷:首先,它与苹果Passbook、谷歌[微博]钱包等并没有本质区别,核心业务无非是:票、证、卡、券。从苹果Passbook和谷歌钱包在中国的窘境不难看出来,虽然该技术可以减少终端成本、提供其他服务等,但是由于企业缺乏模式的整体创新,难以维持合作方的黏性,最终能否引入更多的合作方还要看团购、票务、支付等移动电子商务的态度和行动。此外,还有一点必须指出来:仅依靠专用终端打造O2O闭环,面临着用户获取难度大和商家存在信用风险的问题。我们看到,手机交易的弃置率在97%左右,其中大约29%的顾客放弃订票、兑换优惠卷等是由于购买之前需注册,42%的消费者在网站上中止或放弃交易的原因是安全顾虑。因此,客户的转换率如何提高?信用风险如何剔除?没有好的商业模式,仅靠技术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我们了解到,国外的Paypal、Square等O2O企业都出台了自己的POS解决方案,完全脱离了第三方凭证平台。技术总是在发展与进步中,无法成为企业的壁垒。不管微护照处于移动电商生态链上的哪个环节,如果缺乏好的商业模式,就难免被市场抛弃。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12.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