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元假货洋码头卖7000无人管 买手靠漏洞可月入10万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0-20  浏览:48  海淘动态

在位于广州白云皮具城附近的一栋6层破旧小楼中,老田的线下店展示高仿包。 记者卧底洋码头当买手 假货测试突围层层监管 新京报记者实测洋码头代购流程,买手认证、货源核查、物流监管均存在漏洞 代购市场水太深,从源头到运输渠道都暗藏玄机。从事海外代购多年的张捷(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就连如今很多看似正规的海淘代购平台,实则也漏洞百出。他表示,买手利用平台漏洞,月入可达10万元。 2017年7月9日,新京报记者收到一个来自洋码头海外代购的货品,证实了张捷说的话。此前4月初,记者通过一位澳大利亚的朋友在洋码头注册了海外买手账号,通过审核后开了一家专营澳大利亚代购的网店。随后,记者从国内快递了一个价格约四百多元人民币的高仿手包给澳大利亚这个朋友,在洋码头网店挂出,随后记者以7000元人民币的价格在网店拍到这个包,并于7月9日在国内收到货品。去掉各环节成本,理论上买手一单就挣了6000元左右的利润。这个过程中,代购平台洋码头所设立的监管程序如同虚设。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预测,中国内地海淘族人数将于2018年增长到3560万人,代购交易规模也将达到1万亿元。这些海淘集中在国内大大小小近百家代购网站上。新京报记者在调查时发现,一些代购平台监管缺失,上至货品源头、物流货运,下至交易流程,无一不暗藏各式灰色手段。 买手制漏洞:货源真伪靠网上保证 只要是存在第三方个人买手的海购平台,或多或少都有假货交易。曾在澳洲从事代购的许薇(化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即使如洋码头这种国内知名跨境电商,同样存在第三方买手售假可能性。 引发许薇怀疑的是代购价格。洋码头很多个人买手商品价格都不合逻辑。已经在澳大利亚7年的许薇告诉记者,有些价格明显低于成本价。 以澳洲当地较为出名的Blackmores维他命E面霜为例,这款面霜在当地官网售价为7.99澳元,折合人民币约为40元,从澳洲当地发货寄往国内的话,运费价格为4.5澳元,约为22.5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当地代购的成本就需要62.5元。但记者发现在洋码头上,不乏有卖家在包邮包税方式下,该款产品售价仅为57元人民币。 在许薇看来,即使代购是在折扣活动期间,以半价购入产品,或者大客户拿货价格优惠的情况下,57元售价所赚取的利润也是微乎其微,感觉就是在免费做好事。 这其中到底存在哪些猫腻呢?2017年4月,新京报记者通过许薇以个人买手的身份在洋码头上注册账号,以核实其对交易流程、货品真伪鉴定等环节的监管情况。 对于第三方海外买手,洋码头要求提交海外所在国驾照、家庭地址、联系手机等身份证明外,还必须提交一份为期3个月的水电缴纳证明。4月初,许薇提交了所有资料,并经过5天时间的审核期后,顺利在洋码头上开设了一家专营澳洲产品的网店。 记者将一款价值四百多元的高仿LV手包寄往许薇手中,并由她按照洋码头的要求,逐一填写了商品名称、品牌和品类等选项,同时上传了多张货品图片。 在发布货品的过程中,洋码头没有任何关于上传购买小票、正品编号等足以证明手包来源的要求,仅是在临近发布时弹出保证正品的提示。许薇点击保证正品后,没经过任何商品审核时间,系统提示货品发布成功。 记者随即登录另一个买家账号,选择并购买了这款标价为7000元的正品LV手包。经过一个多月的漫长等待后,7月9日,记者在国内收到了这款手包。 7月11日,记者联系洋码头方面,询问如何对买手所提供的货物进行真伪管控。洋码头方面表示,首先,在源头上,洋码头通过对买手准入机制的严审,保证货源渠道的纯正,并根据情况不断提升入驻门槛;其次,通过强制统一仓储和验货,全程监控商品从货源开始的所有信息,保证货源的正宗和包装的完好;第三,在物流上,投入重金自建官方物流贝海国际,布局全球服务网络,全程配送状态可监控,杜绝第三只手拆包,进而对跨境电商过程各个阶段可能存在的商品问题进行监管。 物流失控:订单修改后洋码头无法查询 在此次购买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小事故,显示出洋码头对物流环节的监控存在缺失。 在记者显示付款成功后,许薇发现洋码头后台系统提示,位于美国、澳洲、英国等几个区域的海外买手只能选择贝海物流进行发货。买手必须先将货品寄往贝海物流,由其生成面单后,再发回国内买家手中。 洋码头给记者的回复称,贝海国际是洋码头旗下自建的官方物流公司,在配送过程中,贝海国际海外直邮服务,确保商品从海外到国内各个运输段的封闭性。同时,贝海国际还自主研发了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与海关全面对接入境包裹信息,提高了清关效率的同时,还可通过在线查询运输状态实现海外正品溯源。 记者在查阅贝海物流官网时发现,除了洋码头外,其还与京东、天猫国际、全球购等多家电商是合作伙伴,并非承接洋码头一家的业务。记者还发现,在发货过程中,洋码头和贝海物流之间存在缺乏沟通的现象。 6月2日,许薇按照对方要求,将货品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寄往贝海物流位于墨尔本的货站。贝海物流在澳洲就2个货站,分别位于墨尔本和悉尼。许薇表示,其他地区的洋码头个人买手按照距离远近,自行选择将货寄到其中一个,再由对方进行发货。 一周后,对方回复许薇称,由于她所填写的货品价值已超过贝海物流申报额度,要求其修改价格,重新制作物流面单。 对方同时建议,可以将货品价值进行调整,不用填写得太高,货品价值越高,入关时所需缴纳的税费自然也就越高。许薇解释称。随后,许薇按照建议重新填写了物流面单,并将货品价格填为156.02澳元。 不过,这份重新制作的订单在洋码头页面却没有进行更新。记者随后查询发现,洋码头订单详情中,物流进度长时间停留在面单已删除状态。许薇随即咨询洋码头客服,对方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只是要求许薇和贝海物流沟通。 让人意外的是,贝海物流官网同样没有做出任何关于面单已更改的显示,记者在其官网数次查询后,都无法查找到物流具体进展。 6月15日,记者联系上贝海物流客服,咨询物流进程时,对方最初回复称;货站尚未签收包裹,同时建议记者联系买手进行咨询。在记者强调货物早已寄到墨尔本货站,而且面单重新制作过,并出示此前面单资料信息后,客服则解释称需要反馈后台,进行查询。 记者多次查询后,贝海物流官网显示,包裹于6月18日抵达上海海关,并在经过漫长的申报、缴税、国内转运等环节,最终于7月9日送到记者手中。 7月11日,洋码头回复记者称,发货过程会由官方物流公司发货,具体订单物流进程也能在网上实时记录,中途出现任何问题,洋码头也会进行监管。 记者在测试时却发现,在发货过程中,洋码头并没有涉足其中任何环节。也就是说,从买手发货到贝海物流澳洲货站,到其运输入境并最终送至记者手中,全程没有任何关于货品真伪、价值大小等方面的检验。 这意味着洋码头对海外买手发货环节没有起到监管作用。许薇说。 渠道的秘密:假代购可月入10万 在洋码头注册买手后,记者开始接触到代购圈子。经过熟人介绍,记者以微商加盟的身份认识了专做海外代购的张捷(化名)。 在交谈中,张捷的手机一阵震动,一位网友给他发来私信。这位网友想买一款MICHAEL KORS的挎包,但国内专卖店售价不菲,如果从海外官网购买,不但语言不通,物流运输也不太方便。张捷通过微信和对方洽谈起代购事宜,并最终商定以3500元成交。 确认对方转账成功后,张捷重新换了个微信号,联系上一位东莞专做品牌高仿包的老板。将客户下单的挎包图片传给了对方,再支付了900元的货款。同时不忘叮嘱,务必要最好的‘货’,物流也要‘从海外发回国内’。 这就是多数假代购者的‘商业模式’。对外宣称从海外专卖店购物,但实际却是在国内高仿包作坊拿货。张捷毫不隐讳其中奥妙,价格一般比正品低20%至30%就好,这样可以给客户解释是在奥特莱斯购买的。 自2014年2月开始从事代购生意算起,张捷在这行业已呆了3年时间。通过这种销售模式,如今他手上积累了10多个专门制造高仿包的上家,以及3000多名微信客户。每个月都能卖出上百款品牌包,月收入约10万元。 为了获取更多的客户,张捷每天都会更换着不同账号出没于国内各大海淘购物论坛。除了不定时发布代购信息外,还会就热门话题和论坛网友聊个不停。他将这一行为称为混脸熟,只有彼此熟悉后,网友才会信任自己,进而对货品产生认可。 一位代购从业者表示,假代购者出货渠道通常集中在55海淘、91来海淘等海淘网站、论坛当中。 新京报记者在国内一家海淘论坛中查阅张捷所发布的代购帖,发现他不时上传各大奢侈品牌海外专卖店的照片。其每次登录所留下的IP地址,无一例外都是定位为欧洲某个国家,这让论坛网友更加相信他的旅欧背景和代购资质。 事实上,张捷并没有任何出国经历。每次在登录论坛前,他都会借助VPN来制造虚拟定位,以此营造出人在他国的认知。论坛的人判定你是否在海外的凭证,主要是看IP地址,而虚拟定位很容易就制造出这种假象。张捷直言道,一旦他们认准你在海外后,那么后面的销售就顺理成章了。 货源探访:高仿包成本仅400元 广东东莞郊外某服装厂,一间隐秘的小车间。2条生产线昼夜不停地高速运转。一个个印着Coach、MK等品牌的挎包正被工人随手从生产线终端扔在地上,堆积成山。这是老田的名牌挎包生产车间,其日产量近千个的规模,在当地圈子里颇有名气。 我们只做Coach、MK两个牌子。记者通过张捷的介绍,联系上老田。他介绍称,相对GUCCI、LV等国际大牌而言,这些品牌胜在价格不贵,消费者受众更广。现在连扫地大妈都背着LV,对品牌熟悉的人都能一眼看出真假来,谁还做那些啊。 相对代购网站动辄上万的顶级品牌挎包,国内消费者在购买时,出于稳妥原因,更宁愿选择专卖店,而这些价格大多在3000元至10000元之间的轻奢品,正逐渐成为国内代购货品的主力军。 对于包的质量,老田很是自信。外面所谓先买正品,再拆开根据用料1:1仿制,这些根本不现实。就算你知道了皮料、面料,你能保证能进到一样的货?老田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原材料渠道,但他隐晦地提及,自己曾花重金买通代工厂供货商,再按照正品包的用料,从同一渠道购买相同配件,正品用什么面料,我们也用同样的。甚至拉链、吊坠等五金件都完全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和专柜货一模一样。 这种1:1的高仿包成本极为便宜。以张捷下单的那款MK挎包为例,老田工厂制造成本仅在400元左右,再以900元的价格出货给张捷。如今贴上代购的标签,售价则上涨到3500元。 为了吸引记者迅速合作,老田还主动摒弃传统代理付款铺货的交易方式,改为全新的合作模式。 所谓全新合作模式,即是由老田负责将每款箱包的图片、颜色、尺寸发给记者,再由记者加价后,以代购的形式在微信、各地海购论坛上进行发布,当成功接单后再通知老田发货。这样一来,代理没任何经济压力。有客人买包,你们收钱后将货款打给我,我再直接发货给客人就行了。 一旦客人对货品来源产生质疑时,老田则是底气十足。我每个包都有‘进口’的身份,甚至还能出示海外购买证明,谁能看得出来? 事实上,为了洗白货品,老田特意找到几个在海外生活的朋友,当有买家需要证明时,他都会先将货从国内寄到海外朋友手上,再由对方转寄往买家收货地。一来一往,海外发货凭证和入境证明等信息轻松得以解决。 让老田遗憾的是,此前还能通过物流公司异地上线等功能,将发货地改为海外,但如今随着物流行业的整顿,这种成本更低的洗白方式无法继续使用。 产业链调查:线下店提供一切票据 在老田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位于广州白云皮具城附近的一栋6层破旧小楼中。 这里暗藏着老田工厂的线下店,他一边销售PRADA、Hermes等高仿品牌包赚取利益,一边通过观察客户购买力和身份,进而筛选积累潜在下家资源。 在这个面积不到90平米的2室小屋内,除了摆放着MK、Coach全系列箱包外,更堆满了老田从同行手中调货来的LV、Prada、Hermes等顶级品牌高仿包,各色款式型号一应皆有。 房间中数十位操着不同口音的客人正在筛选着自己心仪的货品,四五个女店员手持计算器,不断在上面按出每款客人心仪高仿包的价格。 在得知记者准备以代购方式进货销售时,老田将记者拉到自己办公室内,神秘地询问到是否愿意以较高的价格拿到更好的货品,和正品完全一样,你拿到专柜去验货都查不出来。 为了证明所言非虚,他将两个外观一模一样的手袋递给记者,都是仿的LV旗下Alima小号手袋,你感受下差距。 在老田的指点下,记者清楚地判断出其中一款手袋在手感、五金配件以及LOGO细节上明显胜于另外一款。这个和正品一样,都用的小牛皮,价格要贵些。而这个用的是PU皮,只要700元。就是忽悠下外行,在资深人士看来‘一眼假’。 老田将这款几可乱真的高仿手袋标价3000元,仅为正品20600元的1/7。但他同时表示,如果长期合作的话,价格可以有所优惠。你以代购性质卖的话,卖14000元肯定有人买。 随后,记者以帮朋友买包为由,将手袋的各个部位细节全部拍下,并将图片发给一位对LV品牌深有研究的奢侈品业内人士,以求其帮助鉴定。10分钟后,对方回复称,除了五金件略为过亮以外,其他细节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让手袋货源更为靠谱,老田还力荐记者购买手袋配件。 一套含有原版商品包装纸袋、印着品牌LOGO的包装盒,以及厚厚一叠包括银联小票、LV产品证书、韩国乐天购物票等各式票据仅需要30元,但足以唬住大多数买家。 据介绍,在广州白云皮具城附近小区里,藏匿着数十家这样的高仿包销售窝点。每天无数个马仔在皮具城门口等候来自各地的微商、淘宝卖家以及代购者,并将他们一一带往窝点进行交易。 6月11日晚,记者发现在挨近皮具城的酒店大厅和每层楼层过道中,挤满了手提大小不一的黑色塑料袋,行色匆匆的年轻男子。他们不断用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着买家和卖家。在确定好房间门牌后,立即敲门进入,短短数分钟内再从房间出来时,手中早已空无一物。 都是给客户送货的。老田直言道,每天都有数百个高仿包从广州流出,发往各地。 最后的选择:公司直采真假同样存疑 不少代购平台不仅不清楚第三方卖的是什么货,甚至自己自采的产品,同样存在假货的可能。跨境电商资深专家王迪告诉记者。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近年来包括洋码头、小红书等国内著名跨境电商平台,都曾遭遇到消费者投诉售假的情况。尽管众多电商平台一再解释称自采团队不存在假货,但同样被网友质疑。 跨境电商毕竟涉及资本投资,都有着上市计划。如果售假,会对品牌以及发展计划有着巨大影响。王迪解释称,但不排除买到假货的可能。 在王迪看来,如果跨境电商平台自采团队的进货渠道是得到厂家授权,从厂家进货销售,那么不会有假货存在。如果其在海外的合作对象仅是普通供货商的话,则有可能出现供货商在自采团队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假货。 王迪向记者介绍,不少海外小平台以及第三方买手在接到国内订单后,往往不愿意自己四处购买,而是选择在附近华人礼品店,或者当地购物网站打电话订货。 整个交易流程只需要遥控指挥,在线转账付款即可,甚至物流都是对方安排。王迪说,谁也不知道那家店货品来源,更不知道是真是假。 王迪在英国所供职的跨境物流公司,除了为国内部分电商平台进行物流运输外,同样也担任着为平台和第三方代购供货的业务。 据王迪介绍,他公司所合作的上家是当地一家礼品公司,其专门负责国内2至3家海淘平台的订单,王迪透露,这家礼品公司其中部分货品却是由中国保税区海运到英国,再发回中国。这就说明问题了。明明是标注着英国本地的商品,却会从中国发来。 据国内知名第三方电商投诉平台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DSWQ315)接到的用户投诉维权案例统计,用户质疑洋码头售假颇多。 以下为部分典型案例: 案例一:用户称洋码头疑似出售假面膜 朱女士于2017年3月6日晚在洋码头购买春雨面膜,订单号:3946730129684。 下单后于3月8日签收,因为家中面膜未使用完,在洋码头购买的这盒面膜一直未开封,5月10日膜使用后发现面膜纸感觉与之前在商场购买的春雨面膜有所差异,我认为是批次问题,并未查验真假,可使用后脸上出现轻微瘙痒,睡觉后觉得有些不适,半夜两点起床发现脸上不止瘙痒并且发烫发红,5月11日早上起来脸上发烫红肿,眼睛也肿痛,很明显是过敏症状,我之前使用过此款面膜20次以上,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 用春雨官方检验真伪的app扫面膜的二维码,有些显示非正品,有些显示正品,真假混着卖。当我找到洋码头买手和售后客服人员时都强调是正品,超过售后时间,无法再处理。售后表示批次不同,二维码扫描出来的不一定是对的,商家表示可以给予20元优惠券或者现金补偿,我拒绝并明确表示希望他们能调查清楚面膜真伪给我答复,客服人员拒绝,说这个有专人调查,客服人员表示这些结果是应该向老板汇报而不是消费者。 我并不是要求赔偿,而是要一个说法,此款面膜既然在他们平台上出售就应该负责,已经使人脸部过敏红肿还一再强调是正品,我超过售后时间不负责,给20元就解决此事,对此我很不满意。 接到该用户投诉后,我们第一时间将投诉案件移交该平台相关工作人员督办妥善处理,但截至发稿前,我们尚未收到来自被投诉平台的任何有关处理回复。 案例二:洋码头出售化妆品疑似为假货 贾小姐称5月21日通过洋码头下单选购一款韩国RE:EIPE水晶防晒喷雾(4瓶)金额145元,订单号为122960655。 此商品的物流信息显示为国际快件拼邮到广东惠州后再由买手转邮国内邮件至客户,下单后网站买手久未发货。24日通过APP联系买手何故,对方称需要2天到货后再发货,27日网站物流显示为国际物流(韩国邮政Korea Post,物流单号EG204663986KR)已于21日11:56:21签收,联系买手称是大量进货存货再发件,但此批货品不足未及时给我发货,后经洋码头管家沟通买手后补货品(国际物流单号EG204934975KR)28日物流显示到达惠州16:31分送件签收,28日18:31国内物流显示已揽件,31日收到贷品。 收到货品后开箱验收时发现货品气味异常,与之前在韩国当及国内其它跨境网站购买同一商品气味大为不同,有杀虫剂的味道,但是通过防伪码验证显示为正品。 后自行与之前购买相同商品比较外包装有很大差别,有此疑问再次与买手沟通,请其出据采购凭证,但对方称任证无法证明货品来源。无耐询求网站管家沟通处理,但网站管家处理结果为拒绝退货,正常交易。 本人对于此结果很不满意,因为所购买商品货品物流信息疑点很多,并且买手无法提供采购凭证,几经沟通买手提供一采购凭证,经本人验证为买所称为本人所发货品的同一批次采购凭证,且凭证采购物品为防晒霜并非防晒喷雾。6月5日再次与网站管家沟通此事,称会处理,但至今未有处理结果。 对此,洋码头回复称用户所购买的商品官方提供了真伪鉴别验证方法,根据官方验证方法显示商品为正品。鉴于目前用户对于商品不满意,为用户办理退款,现正在退款流程处理中。 案例三:用户投诉洋码头称物流信息造假 郭女士于2017年3月10日在洋码头购买香奈儿粉底和YSL遮瑕笔两件商品,订单号:121093441。 购买以后商品物流信息在正规物流网站查询不到,洋码头买手于3月14日给出一个第三方网站的物流信息。该网站物流信息显示航班起飞于3月16日抵达中国,当日不久后洋码头官网物流网站又给出更新信息显示,商品已到达广州,开始清关。因物流信息不一致,本人怀疑商品真实的发货地,故要求退货退款,但洋码头网站客服并不予理会,大有强买强卖的架势。 接到该用户投诉后,我们第一时间将投诉案件移交该平台相关工作人员督办妥善处理,但截至发稿前,我们尚未收到来自被投诉平台的任何有关处理回复。 据《2016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www.100ec.cn/zt/16tsjcbg2/)统计,发货问题、物流问题、客户服务、退款问题、退换货难、虚假促销、商品质量、疑似售假、货不对板、信息泄露为2016年度零售电商十大热点被投诉问题。 相关阅读: 洋码头所售商品包装与官网存差异 跨境电商验真成不可承受之重 洋码头售后服务成投诉重灾区 消费者维权现双重门槛 【315聚焦】海淘霸王条款审查报告出炉 聚美 洋码头 丰趣海淘 达令 小红书等给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339.8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