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当初阿里面对的十个难题如何了?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03 浏览:71 海淘动态
马云终于不只是在股东信里指点江山了。正在瑞士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马云在特别对话环节接受了《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而不倒》的作者安德鲁•索尔金的采访。对话从马云几天前与特朗普的会面内容开始。大家关心,马云和阿里巴巴是不是真的要为美国创造一百万个就业岗位。话题从全球化谈到中美关系,从联合国说到阿里巴巴和假货。这些,都仰赖阿里巴巴今天市值近2400亿美元,作为亚洲前几大公司的地位。从2014年9月上市开始,阿里巴巴就是一个巨大的公司。阿里巴巴以68美元每股的价格首次公开募股,市值达到1680亿美元。到当天收盘的时候,阿里巴巴以2330亿美元的市值一度成为仅次于Google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但是上市从来不是一个公司的终点。当时,《好奇心日报》提出了阿里巴巴上市之后的10个难题,比如国家政策与监管如何影响公司业务、慢热业务如何处理、经济增速放缓时能否维持高盈利。两年之后,我们再来看这些问题的结果。1.国家政策,如何影响阿里巴巴发展?2016年的最后几天,历时四年终于成文的《电商法》终于进入了立法流程,在草案的审议过程中,多位委员仍然认为草案需要作出修改——还不够严。阿里巴巴的各个业务逐渐迎来了监管。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后的两年里,金融、跨境电商、数据信息、互联网医疗以及电子商务行业的监管变得越来越严,或是从无到有。在过去一年中,央行出台了数项规定,包括限制网上转账的限额、笔数以及手续费,限制支付、金融服务机构的牌照,那些在交易过程中交到支付机构的备付金不能被用来开展金融业务。类似支付宝这样的金融交易平台,每天的备付金形成了巨大的资金池,在政策明朗之前,备付金成为金融机构的主要盈利途径之一。占有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超过50%的支付宝,无疑是受这次政策收紧影响最大的。《电商法草案》则规定了电商平台上的卖家都要进行工商登记——这意味着淘宝上3000万个人卖家都要交税。工商登记、缴税、备付金,这些阿里巴巴以前可以利用的环节,都随着政策的明朗而消失。跨境电商、医疗等阿里巴巴看好的新生意,则因为监管的明确变得不那么好做。去年4月,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和个人购买国外商品正式开始实施新的税率。母婴、日用品、百元以下化妆品等品类都需要缴纳更多的关税,而这些正是跨境电商平台上最火爆的品类。阿里巴巴从2015年开始主推的天猫国际,也因为政策的调整一下子刹住了车。监管阿里巴巴带来了不好的影响,需要在业务的不同环节进行调整、增加人力与财务投入。但是另一方面,阿里巴巴也在享受政策的便利,政策拦住了云计算业务的海外竞争对手。在过去六个季度中,阿里云都实现了超过三位数百分比的增长。与此同时,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云计算业务亚马逊AWS、微软Azure无法直接在中国运营。亚马逊找了一堆合作伙伴分别处理数据中心、网络加速、网络备案。而微软把技术授权给世纪互联在中国才能运行。为了进入中国,两家公司不得不将这里的业务和海外的剥离开,重新调整技术。它们的用户在使用中也得面对各种琐碎问题。国企大客户是不用想了,而根据新规,它们甚至不能在宣传中用到AWS和Azure的标示……这都给阿里云的成长创造了机会。2.市场要求,市盈率能否超过亚马逊?阿里巴巴上市之初,阿里巴巴上市时市盈率为24倍,当时的亚马逊市盈率为700倍。亚马逊常被拿来与阿里巴巴对标,几轮震荡之后,亚马逊仍然保持着高达174倍的市盈率,阿里巴巴的市盈率则从2015财年的37.7倍涨到了2016年的48倍。这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已经相当高了。简单来说,市盈率代表着股价是每股盈利的多少倍,它代表着市场对这家公司未来的信心,以及如何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保持高股价。炒股的人一般觉得市盈率太高是泡沫。但对于需要大量投资的公司来说,高市盈率意味着能够把利润花在未来的投入上,不管是投资未来技术,或者打压竞争对手。亚马逊高得吓人的市盈率代表股东愿意相信杰夫·贝索斯讲的故事,这其实也是阿里巴巴试图效仿的。最近几年,已经在国内电商领域大获成功的马云一直在强调:阿里的未来,是要做电子商务、乃至整个商业社会的“水、电、煤”,也就是基础设施。在这一点上,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相比,要烧出去的钱更多。上市时风光无限的阿里巴巴,2015年在股市过得不太好,甚至一度跌破了IPO发行价。与2014年11月的股价高点相比,阿里巴巴的市值曾经蒸发过一半。中国GDP增速放缓、核心业务增长放缓、难以根治的假货问题……这些都是当时资本市场不够看好阿里巴巴的原因。而从2006年起阿里巴巴就开始乐意提起的成交总额(GMV)增长率也不再维持高增长。马云写了一封4200字的股东信解释公司上市一年所受到的质疑之后,阿里巴巴要讲的故事不再是GMV了。GMV包括退货数字、包括批发订单和店家为了刷交易量而伪造的交易记录,但是这个指标并不能代表阿里巴巴通过卖货到底能赚多少钱。“我们提出GMV不是最重要的指标,对内对外都一样,如果我们是孩子的时候,关注GMV是有意义的,到现在,过度关注GMV对我们来说反而是损害。”在双十一的演讲中马云这么说道。阿里巴巴最新想谈的,是每天有多少人打开它的应用。最近一个季度的财报里,用户的活跃程度被单独拿了出来。用手机逛天猫、淘宝的月度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4.5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现在看来,市场接受了阿里巴巴这个故事。2016年8月,摩根史坦利、Raymond James、高盛等十三家投行调高了阿里巴巴的评级。2016 年11月,评级机构惠誉评级公司将阿里巴巴评为A+级,评级展望为稳定。到了2017年初,阿里巴巴成为了投资机构今年最看好的股票之一。“阿里巴巴有4.4亿活跃买家,他们总不会错。”投行Evercore ISI在研究报告中说。阿里巴巴上市以来股价变化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