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热中呼唤“中国制造”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9-21  浏览:210  海淘动态

2014年,是中国综艺节目异彩纷呈的一年,《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节目凭借上一季积攒的口碑,收视率不断被刷新,广告收益直线上升。《花样爷爷》《奔跑吧!兄弟》等新晋节目也奋勇直追,中国荧幕呈现出格外繁华的景象。然而,仔细分析发现,这热闹的综艺盛宴几乎是一桌“洋快餐”,琳琅满目却少了中国味道和思想力量。  近年来,中国电视荧幕上充斥着从海外引进的综艺节目,收视率排行榜的前位几乎都是舶来品。一时间,“海淘”——从海外直接购买节目的这一模式成为提高收视率的捷径。各个卫视纷纷加入这场版权大战,使海外节目授权费用一路飙升,从最初的几百万元涨到了上千万。尤其是浙江卫视和韩国SBS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奔跑吧!兄弟》,韩方拿到的不是一次性的版权引进费,而是广告分成、后续版权收入等一系列收益。在“海淘”流行的当下,电视节目模式成为我国最大的跨境购“奢侈品”。为什么拥有十几亿观众的中国电视,乐于高价买来“洋快餐”?  央视真人秀节目《叮咯咙咚呛》剧照  综合来看,电视工业发展不足,创作理念落后,电视台制播捆绑的制作模式以及缺乏成熟的传播销售体系,都是限制原创节目发展的因素。对收视率的追求也迫使各个电视台寻求更为快捷的节目“大餐”。海外引进的版权节目具有成熟的节目模式、制作流程、营销方式,进入国内后稍加调整就能够快速上线,新颖的节目形式往往能很快吸引观众和广告商,具有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因此成为各大卫视争抢的香饽饽。然而,“海淘”之路并非条条通达,《两天一夜》《老公看你的》《我心唱响》引进版权的“海外正品”,到了中国却水土不服,没有获得想象中那样丰硕的收视和口碑。我国的引进节目仅有百分之二十能够获得成功,剩下的只能面对高额版费付之东流的残局。  在海外节目模式版权购买和制作的过程中,国内的电视制作团队能够学习到先进的电视创作理念和成熟的制作流程,但“拿来主义”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小觑。在版权方面的重金投入致使节目成本大幅上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各大卫视独立进行模式节目的引进,造成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江苏卫视的《星跳水立方》和浙江卫视的《中国星跳跃》几乎同时播出,由于节目形式“撞车”,一番比拼后,也只能双双尴尬收场。《中国最强音》《激情唱响》等节目也淹没在大批歌唱类节目中,未能引起强烈反响。电视“洋快餐”最严重的弊端还在于,长期依靠版权引进会削弱电视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使国内的电视人产生思想惰性,缺乏原创的动力和环境。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源头来自于电视人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的土壤正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社会和国家。电视节目具有极强的大众文化属性,究其根本,是对人们现有生活状态的反映。只有紧紧把握本土的文化背景、政治经济环境和人们的精神状态,才能因地制宜创造出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令人欣喜的是,目前中国荧屏已经涌现了不少自主研发制作的原创节目,如2015年央视与传统戏剧相结合打造的真人秀节目《叮咯咙咚呛》,云南卫视的《中国灯谜大会》等节目,在收视率和市场收益方面表现不俗。在2014年春季戛纳电视节上,我国多个原创节目进行了宣传推广,由《中国好声音》原班人马打造的《中国好歌曲》首次实现了中国原创才艺模式节目的海外输出。  在竞争更加白热化的2015年里,虽然一些综艺节目将趁热推出第二季,但节目模式的创新依然是内容生产方关注的焦点。一线卫视希望通过创新巩固地位,势头迅猛的潜力卫视试图凭借新综艺模式突围。诚然,电视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吸引了大批资金涌入,中国综艺节目不乏巨额投资制作、先进拍摄技术等,但在这些“高大上”的外在背后,我们更需要的是内在原创精神和思想力量的支撑。中国电视人应该满怀文化自信,加强制作团队的科学管理,规范制作流程,勤于模式总结,提高版权意识,从购买版权时的资金输出,转变为节目输出、文化输出。只有戒掉电视“洋快餐”,敢于、乐于、能于进行创造,始终坚持发展原创生产力,才能迎来中国综艺节目真正的春天,中国的观众才能在未来享受到中国味浓的综艺大餐。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12.8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