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小电商生存状态冷峻空前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17 浏览:108 海淘动态
在京东、苏宁促销大战的热闹背后,国内中小电商的生存状态冷峻空前。近日,以棉袜为切入品类的垂直B2C电商网站维棉网,因拖欠大量供应商货款,其位于北京的仓库已被执法部门予以查封。目前,用户已无法在维棉网进行任何商品购买。一名维棉投资者证实了上述消息。不过维棉官方的解释称,是仓储系统出现故障所致。维棉CEO林伟表示,他暂时无法预计维棉恢复正常运营的时间。此外他强调,维棉并非其个人所有,而是包括全部股东在内,他个人无法决定维棉是否能继续运营。行业寒冬降临、电商投资冰冻已被业内公认。但仍有人获得了新的弹药支持。昨日,有两家B2C企业先后宣布获得融资:闪购类网站聚尚网获得了银瑞达创投、IDG资本、清科资本及韩国SK资本联合投资的B轮3000万美元融资,而另一家获得软银和蓝驰1000万美元联合投资的天品网甚至是一家初创企业。软银中国主管合伙人刘天民说,电商依然有很多机会,有了优秀的团队依然有投资价值。维棉误区资料显示,蓝港在线CEO王峰为维棉的天使投资人,目前担任维棉董事长,知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于2011年1000万元人民币投资维棉,此后维棉再无融资记录。昨日早间,徐小平在中称:供货方要被逼到怎样的无奈才会这样做?而公司会有多少机会让供货商放弃这种最后手段?他指出,经营者要尊重市场以及一切利益相关者才有赢或劫后重生的机会,而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客户与供货商。一名知情者称,目前维棉投资方尚未就是否帮助引进资金达成共识,而林伟正在与资本方进行斡旋。但情况可能并不乐观。一家投资机构合伙人表示,维棉近期曾向其寻求仅仅百万人民币级的融资以救场,要的钱很少,但我们拒绝了,因为觉得没有价值。对于维棉网目前的经营困境,有业内人士认为是林伟选择经营品类不当所致。维棉网在成立之初以棉袜为市场切入点,但棉袜的客单价低、品牌溢价的空间有限、复制门槛低等特点遭受业内诟病。甚至有观点认为,客单价100元以内的电商根本无法覆盖其成本,亏损是显而易见的。而后,维棉网又将业务扩展至丝袜、内裤、内衣等其他品类。不过,同样有棉袜类经营业务的B2C电商趣玩网CEO周品却持不同观点。他认为,维棉的经营状况是经营不善所致,并非品类造成。据悉,趣玩网旗下棉袜品牌Cotton Pop已达盈亏平衡,年销售额800万元。他认为,目前中小品牌电商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线上的营销和转化率上,但这部分只占整个电商链条的10%,而余下90%来自商品入仓之前,包括用户群定位、供货商选择、定价策略、库房计算、补货策略等,这部分如何抓住才决定电商的生死。冷资本下的救赎术在全球经济环境疲软下,二级市场对电商概念股从规模导向向利润导向转移,由此处于投资链条前端的投资者对电商项目也更为苛刻。除维棉外,今年已有多家国内电商面临倒闭。融资难的问题也使得部分中小电商陷入恶性循环:当资本一有问题,第一步先停广告,造成订单量锐减,新用户获取不到,而老用户又无法支撑规模;第二步开始裁员,这意味着帮助消化订单的员工在锐减,导致服务无法跟上,老用户也在流失。不过,电商投资之门也未完全关上。昨日聚尚、天品的融资被认为是近期电商融资最为密集的时刻。一家投资机构的合伙人说,电商投资退潮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各家投资机构的节奏问题。很多投资基金自身的状况并不一样,有的基金前两年投的价格太高或套在一些项目里,所以现在停一停,而有的基金节奏还比较平稳,现在公司价格从高热点回落,投资甚至更加划算。该投资人表示,电商仍然是生意的一种,如果企业团队优秀、对商业本质理解深刻,从长远看肯定仍有投资价值。只不过,这期间需要经历丛林般的残酷竞争。中国市场的机会是美国的5倍,风险却是美国的10倍。SK电讯(中国)创业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陈恺说。
上一页:
电商大战涉嫌“三宗罪”
下一页:
大跨界银行也做电商打价格大战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