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京东引发中国电商自建物流之争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10  浏览:125  海淘动态

中国内地物流企业申通快递与网络电子销售商京东商城的合作破裂,再次引发媒体对中国电商行业发展的关注。京东16日向媒体证实申通快递确实宣布停止向京东商城分拣中心的仓库发送快件。京东曾是两个月前的电商价格战的主角之一。‘申通与京东商城的分手’预示着电商自建物流社会化已到拐点,‘申通封杀京东’暗示着电商大战已上升到物流层面。针对舆论频繁出现的拐点论和封杀说,从事供应链和物流研究的南京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徐小林有自己的看法。这个事件无需过度解读。只是因为电商对物流服务有高标准需要,但接近年末繁忙期,某些物流公司的产能和服务可能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又不想接受高额罚款,中止合作没有任何奇怪之处。徐小林17日说。国内物流的专业化程度太低。电商与第三方物流矛盾的症结就在于,后者无法满足前者在‘能力、运力和服务质量’上的要求,更何况委托给第三方,电商在物流配送上就失去了控制力,一位要求匿名的某证券公司电商分析师说。除了京东,苏宁、凡客、一号店、易迅等中国电商都选择了自建物流。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也曾表示,苏宁自建物流,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服务不满意。不是每个电商都能啃下(物流)这块‘蛋糕’,但只要咽得下消化得了,就会成为绝对竞争优势。徐小林认为,任何一个明智的电商,都会把专业化物流放在重要位置,它需要科学的优化配置与统筹。除了价格上的争斗,直白地说,就是在竞争消费者体验上做的够不够了。但目前某些第三方物流仍是‘打游击’式的粗放经营模式,显然不符合电商期望中的高标准,上述电商分析师补充说。中国电商在自建物流上的投入可谓是花了大价钱。据悉,2012年,京东预计在整个物流和信息系统花费35到36亿元人民币,今年也是苏宁向物流系统投入200亿元的第二年。与之对应的,凡客的自建物流今年却传出了裁员的消息。中国电商钟爱的自建物流也有自己的软肋,如某些投入与产出回报不成比例的线路。对于自建物流来说,线路上运送的货物要达到规模效应才有可观回报,有些冷门线路确实要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徐小林表示,自己的货和别人的货都送,才使铺设线路的利用最大化。美国的最大电商亚马逊没有自建物流系统,而是与第三方物流联邦快递、UPS合作。联邦快递在美国一个区域的货物吞吐能力和专业化操作,抵得上国内某些快递公司在全中国的业务,这没有办法比较,该电商分析师说。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局面,电商不满意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而自建物流,但有时却又需要专业物流公司的某些优势。徐小林指出,这种局面是必然的,因为中国电商亟需高度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去维护它提供的客户体验。无非是一方有需求,另一方无法满足罢了。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45.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