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业应坚守诚信底线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15  浏览:110  海淘动态

近日由于京东店庆而引发的电商促销大战,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尽管背后充满了你死我活的行业竞争元素,但至少从数字上看,6·18电商大战落得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消费者购物激情被激发,全行业普遍有所收获。据一项投票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000多名消费者中,有近一半光顾了天猫,三成多光顾了京东商城。根据京东商城公布的数据,6月18日全天成交金额为10.16亿元;天猫电器城披露其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00%;库巴网称当日销售额达1.5亿;苏宁易购称其单秒订单峰值过万。但这或许仅是表面上的欢喜。因为消费者在目睹行业繁华的同时,还看到了以前较少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比如,当当爆出的售假门,京东的用户信息被泄露事件,苏宁的超级0元购失信事件;此外,还有电商网站先提价后降价类的欺诈性促销手段,能把消费者整糊涂的复杂返券活动等等。据易观国际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在某商城本次年度最大促销活动中,被抽查的五款冰箱中,只有一款是真的降价。此外,即便上述提到的各家电商报喜的数字,也遭到业内质疑。中国的电商业在一片烧钱声中确实繁荣了,但种种迹象表明,电商业也很可能正走上零售业等传统行业市场充满不诚信与欺诈的老路。在以往,电商业也有许多令消费者不满之处,比如物流慢、售后服务差、支付难等,但与电商的优势相比,这些缺点都能容忍,而其进步亦可期待。在很多人眼里,具有西方现代商业血统的电商比传统商业价格更透明,更方便,质量更有保障,它们没有以前零售业的那些猫腻、臭毛病这些也是电商较之传统零售业的最大优势之一,但如果电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被同化,那将是最大的悲剧。毫无疑问,中国电商市场依旧处在寒冬之中,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尚未脱困,几大电商公司资金链都很紧张,这使得大家集体陷入困境,只能以烧钱求生存,都希望对手能够先死去,而自己则成为幸存的胜利者。但这些其实并不可怕,因为再如何烧钱,也是肉烂在了锅里,或许有几家公司会因为资金枯竭而死去,但整个市场终归还会因资金的巨量投入而受益。通过烧钱,近年来中国电商市场的迅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每一次烧钱式促销,在拉拢消费者的同时确实也培育了消费者,钱烧光了,市场确实也壮大了,社会整体福利确实也增加了。烧钱并不可怕,但如果把诚信同时也烧没了,其危害则是致命的,最坏的结果将是:那些丧失诚信的中国本土电商企业被消费者抛弃,勤勤恳恳做大的市场被外资巨头拿走。由于底子差、消费者素质不高,在中国做电商确实很辛苦。但正因创业艰辛,所以才更要坚守诚信的底线,在强大的外资巨头面前,这是中国电商业最弱的短板,一旦弃守,将全盘皆输。来源:中国网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678.3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