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向死而生”,网贷发展分水岭已现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11 浏览:119 海淘动态
8月份,对网贷行业来说,原来种种不确定都已经无悬念,行业监管办法正式发布,网贷发展有法可依,意味着行业真正进入合规运行阶段。一、8月网贷舆情综述P2P网贷从无到有,历经十年,从起点艰难走来,又重新回到起点。8月份,对网贷行业来说,原来种种不确定都已经无悬念,行业监管办法正式发布,网贷发展有法可依,意味着行业真正进入合规运行阶段。如果说,在网贷监管办法发布前,行业的想象空间可以无限大,那么监管办法实施后,任何想象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理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行业中每一家平台,甚至每一个从业者必须直面有些残酷的事实。网贷借款限额,用户资金银行存管,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等,这是每家平台走向合规之路必须跨过的门槛,而每一道门槛意味着网贷平台为此要付出不限于资金、时间、人力等不菲运营成本,然而,即使为此做好了付出高昂成本的充分准备,网贷平台命运仍然坎坷多舛。扎紧制度的笼子:5项政策密集发布进入8月,先后有5项网贷有关的政策文件陆续发布,从信息披露、资金存管、业务规则、运营边界等各个方面,为行业规范发展扎紧制度笼子,P2P规范发展不再只是一句口号。8月1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就制定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P2P网贷(征求意见稿)》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向会员单位征求意见。互金协会的两个意见稿明确了平台信息披露标准和配套自律制度的工作目标、方法和措施,披露标准定义并规范了86项披露指标,其中强制性披露指标65个、鼓励性披露指标21项,分为从业机构信息、平台运营信息与项目信息等3大方面披露信息。针对两意见稿,主流财经媒体进行了多角度解读。《21世纪经济报道》在新闻报道标题中直接以“为防欺诈犯罪互金协会制定P2P信披标准”,强调突出了两意见稿现阶段的主要目的;《北京商报》则把“信息披露执行3个月以上成P2P入会第一道坎”作为新闻主体进行报道,为意愿加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P2P平台传递了有效信息;《每日经济新闻》则把意见稿中禁止性规定“网贷不得类比存款”,进行劝诫报道。8月12日,《经济参考报》报道,银监会于近日向各家银行下发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规定:“存管银行应对客户资金履行监督责任,不应外包或由合作机构承担,不得委托网贷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代开出借人和借款人交易结算资金账户。”这意味着只有银行才能进行资金存管,几乎成为业界主流存管模式的第三方支付加银行的联合存管模式被禁止。8月17日,中新社报道,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银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要求:中介机构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首付贷首次在行政文件中被定义为违法违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于提供该产品和服务平台也意味着违法违规。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网贷暂行办法落地后,彻底结束了P2P网贷行业此前一直饱受诟病的“无监管、无门槛、无标准”三无野蛮发展史,获得了法律意义上的地位。相比去年底发布的网贷意见稿,网贷暂行办法除了在限额以及十三项负面清单被舆论认为过于严厉外,其实在十多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放宽,比如对网贷运营机构的名称不做硬性规定;删除了关联关系内容,意味着合理的关联关系借款人融资需求被允许;可以通过官网向非实名用户推介融资项目;平台可以作为流量通道,对其它金融理财产品进行推介;可以进行实物众筹;融资项目资金募集期从10天延长至20天;允许自动投标,意味着智能投顾仍然可行;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只做了原则性规定等。网贷暂行办法在这些方面做了宽松规定,意在为平台预留的创新空间。尽管办法留出了一些余地,然而对于借款限额的限制,将业内多数平台的业务打回原点,加上用户资金银行存管的强制规定,平台若能安然跨过两道坎而仍然能够平稳良性运营,意味着平台真正实现了涅槃重生。在实现重生前,显然多数平台接下来的运营之路要实现业务再造,“向死而生”。多项政策文件密集发布之际,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开始实施清理整顿,业内人士预计,整顿过后行业或将淘汰1000多家平台。网贷暂行办法的落地,将加速存量平台的清理。行业自律进入实质阶段 将发挥大效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有关负责人透露,协会正在制定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标准,搭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调动各方面力量,搭建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构建一个包括公众监督、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的常态化、立体式信用基础设施。协会正在积极推进该项工作,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近期将上线运行。8月初,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开展了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培训。报道称,协会现已基本完成个人债权融资类业务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并有17家平台的数据报送给协会。网贷暂行办法明确个人、法人或组织在不同平台借款的上限分别为100万、500万,然而网贷平台在具体实施操作起来因受限于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不能对借款人在其它平台的借款额度进行有效核实,如果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能有效解决信息共享问题,这将对共享平台实际业务运营大有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地方自律组织也有积极探索。深圳市福田区网贷行业的协会负责人透露,深圳市拟计划推出网贷行业信息披露系统,平台的相关数据有望与深圳市经侦、金融办等监管部门实现实时对接,届时深圳网贷平台将得到更加规范的监管。另外,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的网络借贷平台综合管理系统——“明镜”系统已经完成开发,并正式启动,进入实质性的落地阶段,将与系统对接的网贷平台的各类信息和数据,如实反映出来,实现信息公开透明,推动互金机构在“阳光下”合规运营,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二、8月媒体数据8月,有关P2P网贷行业的媒体信息共计160,141条,环比(125,501条)增加27.6%。行业多项政策办法发布,最严监管引发话题效应,舆情热度明显,行业舆情信息大幅增加。在各类媒体渠道中,微信公众号作为行业信息传播主渠道的地位越来越明显,近半信息集中于微信,网络媒体其次。本月,报纸新闻超过2000篇,较上月增加近800篇。两千多篇报纸新闻被各类媒体转载近5.5万次。其传播效应,在各类媒体中占主导。电视新闻也出现了集中式爆发,央视及各大卫视播发新闻77条,其中央视报道46条,《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两个深度报道栏目聚焦网贷暂行办法,并进行多维度解读,引导舆论正确认知网贷办法社会意义和价值。三、纸媒传播影响力纸媒方面,重庆晚报连续四个月登顶报纸媒体新闻发稿量榜首,发稿量仍遥遥领先。相对于重庆当地对P2P采取政策禁入的严格限制,重庆晚报则对P2P态度友好,敞开胸怀,开放版面,为P2P平台形象推广以及品牌传播提供了媒体通道。金融时报、北京商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发稿量分别排在第二至五位。多个业内政策文件发布,本月入榜的多数纸媒原发报道比7月份均有一定量增加。报纸媒体传播力方面,影响力前三甲与上个月相同,证券日报、北京商报、每日经济新闻站稳前三。证券日报32篇原发报道获得超过1500篇次转载,在各家纸媒中遥遥领先,仍然排在第一位,北京商报、每日经济新闻分别发布34篇、16篇原发报道,获得1381篇次、1120篇次转载,排在第二、第三位。多期榜单结果表明,证券日报、北京商报、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参考报等成为行业重要影响力的媒体。四、行业热点新闻五、平台用户指数8月份平台用户指数,人人聚财、拍拍贷、红岭创投包揽前三,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人人聚财上升至榜首。网贷天眼数据显示,人人聚财投资人数的异常暴涨。从一个月数据来看,人人聚财投资人数从3.8万暴涨至172.1万,近45倍,成为其用户指数实现上升关键。舆情方面,与该平台频繁的媒体发声也有直接关系,对其另外两个维度数据的提升有直接推动。8月4日,人人聚财CEO许建文接受专访表示,扎根抵押贷款,两三年内战略不会调整;8月8日,人人聚财举办资产战略发布会,宣布其车抵贷直营线下门店数量已突破100家,其线下资产发展采用直营模式,同时公布全新的品牌口号“有抵押更可靠”;网贷暂行办法发布后,许建文在多个媒体表达观点,表现相对活跃。此外,其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的相关推广也十分活跃。值得注意的是,榜单中半数以上平台较7月份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只有三家平台名次实现上升。名次下降明显的两家平台是翼龙贷、有利网,均下降4个名次。名次上升的三家平台分别为人人聚财、微贷网、人人贷。注释平台用户指数:综合百度指数、ALEXA数据以及平台投资用户数三方面数据,进行加权统计得出平台用户指数,可反应平台的人气与关注度。指数越高,反映这家平台的用户量或潜在用户量越大,用户关注度越高。投资人数参考网贷精选、网贷之家、网贷天眼、零壹财经数据,在四家网站中取最高值为准。说明:由于各机构营销策略与传播方向存在差异,部分交易额较大的平台目前主动传播较少导致指数偏低,因此平台指数越高并不代表其综合实力越强。此指数排行仅供参考。
上一页:
金融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下一页:
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调解中心挂牌成立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