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贷曹阳:互联网金融从野蛮生长迈入技术驱动时代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21  浏览:67  海淘动态

2017年。互联网金融再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警惕互联网金融风险成为下一个阶段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在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热潮以及行业监管趋严的推动之下。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向技术、数据驱动方向优化。作为首个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宜人贷如何认识中美金融科技的发展?在“后上市”时代。宜人贷业务将如何布局?为此。《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了宜人贷COO曹阳。记者:与美国相比,中国的金融科技目前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我们的优势有哪些?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曹阳:美国的金融科技公司发展得比较早。但是现在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包括宜人贷等。不论从数量。还是技术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速度上。已经超过了它们。美国的金融科技实际上是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补充。其银行和银行相关体系提供的服务已经很全面。所以现在进来的“新人”。就需要做的特别好、特别精准。但是发展的空间是有限的。因为只是提高了一些效率。而在中国。实际上还有大量的人没有得到金融服务。他们的理财、借款需求。传统的机构满足不了。所以金融科技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会非常大。事实上。前几年。行业经历了野蛮成长。但野蛮成长到一定阶段后。达到了一定的体量。行业就开始做技术驱动的优化了。比如百度、腾讯、阿里都已经走过这条路。技术和数据驱动的时代已经到来。行业光靠野蛮成长已经不行了。现在要通过提高技术、产品还有效率来谋求发展。记者:前几年国内的互联网金融是一种井喷式或者爆发式的增长。您认为在目前这种经济周期与监管框架之下。整个行业未来将如何发展?曹阳:金融科技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具有某种形式的合作。包括战略合作或是资本合作等。行业的监管会慢慢地把这些非银行类金融公司往银行体系里去引导。因为监管机构熟知如何监管银行、证券以及保险机构。我认为。美国走过类似的路。中国可能也会。另外。经济周期并不是一个大问题。所有的行业都会有周期。金融科技企业也有。关键在于。一是能不能看到。二是看到了以后做什么。周期是需要特别的手段去管理的。要看得比别人早。动作比别人快。当周期来的时候。比别人先改变、先规避风险的话。就会生存得更长。记者:宜人贷较早与广发银行达成了资金存管的合作。在您看来。目前银行资金存管难点在哪里?曹阳:银行资金存管有三个难点。一是账户要分开。银行资金存管后。之前未进行资金存管、账户分离的平台。其后台系统如何改动与设计等等问题。是其中一个难点。二是与银行系统的对接速度。有些银行是愿意与平台进行对接的。但是它的技术实力与速度不一定那么给力。三是禁止第三方支付的联合存管模式。若采用第三方虚拟账户的话。事实上公司还是有绝对控制权的。很容易在投资人与公司账户间做转化。对接银行存管系统可以有效规避这一问题。因此。在监管政策出台之后。很多采用该类模式的公司也需要在运营、后台系统上进行改动。记者:能否透露一下宜人贷未来的发展布局?曹阳:我们会持续加强技术实力。业务布局主要还是在借款和理财这方面。在借款方面。一方面。我们会优化借款人体验。例如根据借款人的周期表现。给予额度的动态提升;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与垂直行业的深度合作。例如挖掘教育、培训等场景。另外。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信用借款产品上进行一些尝试。记者:目前行业对于打击黑色产业链。诸如恶意欺诈等问题也比较关注。宜人贷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曹阳:欺诈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个人欺诈、群体被中介利用欺诈以及个人有欺诈意愿并被包装好的欺诈行为。个体单独有意识的欺诈行为影响相对较小。第二类的借款人通常是被“黑色产业链”或黑中介利用。被骗取身份证、个人信息。个体并不具备主动欺诈的意识。通常涉及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人。其中一些个人资质是很好的。这一类型的影响会比较大。但是好在这些人一般具备还款能力。讲清情况后是可以进行还款的。并非单纯的欺诈。第三类是这个行业里风险最高的。防范第三类欺诈要做好以下两点。首先是情报搜集。通过爬虫系统、搜索引擎等技术手段来收集欺诈资讯。了解谁在欺诈。有没有团伙等讯息。其次。注意观察历史数据、地理数据、消费数据等行为数据。应注意借款人在申请前。在APP或者网站上进行浏览时以及申请时、决策时是否具备一般正常的借款人的行为与痕迹。若直接进行借款申请操作。或者安装了较多的借款APP。就有较高诈欺的可能性。一个真实有需求的借款人和欺诈的借款人。行为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旦到后期。对用户的了解就会越少、越深、越窄。因此反欺诈要尽早。前面的入口要很大。针对每一类型。反欺诈策略不同。比如第一类。一般是比较容易在贷前就能发现的。第二类中资质比较好的。一般在贷中、贷后能够发现。风险最高的第三类欺诈的防范则是全流程的。从贷前到贷中、贷后都是重点。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68.1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