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农村电商 广西横县跑出“三农”加速度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07  浏览:128  海淘动态

金姐是广西横县颇为知名的食品生产企业,经营销售粽子、大头菜、木瓜丁等横县传统美食,这些年来,传统的销售模式并没有为企业带来飞跃性的发展。去年端午节前,金姐抓住端午节对凉粽需求极大的时机,推出“粽里寻她”的营销主题,试水电商项目。金姐公司的端午节凉粽很快销售一罄,销售额远超往年任何一个端午季。据了解,南宁市横县越来越多像金姐这样的本土企业试水电商项目,这得力于近年来横县县委、县政府积极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横县正谋求推动农村经济在“电商跑道”上跑出漂亮的“加速度”。打通农村消费“最后一公里”“作为南宁市电子商务试点县,横县以‘请进来’的方式为突破口,积极搭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打通农村消费‘最后一公里’。”横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黄振武说。2015年横县相继与阿里巴巴集团等著名的电商龙头企业合作,在广西率先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邮政“村邮乐购”、“乐村淘”等三个大型农村电商平台。截止到目前,横县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和94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已全部建成,“村邮乐购”、“乐村淘”也分别在横县完成了113个、160个体验店建设,横县各类农村电商平台的村级服务站总数达360多个,覆盖了横县绝大多数人口集中的行政村。与时同时,横县还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推动电商产业集聚发展。目前一批电商企业进驻产业园区,50多家本土企业的100多种具有横县特色代表性产品进驻横县特色馆,实现线上线下网购服务。农村电商发展带动了农村消费。横县阿里“农村淘宝”日均下单量超过2000件,自2015年9月15日开业以来累计完成交易额2500万元。2015年“双十一”当天横县阿里“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的总销售额就突破百万元,全广西电商交易前十乡镇均属横县,共为当地村民代购了近8万多件商品。倒逼农业转型升级横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可谓“一箭多雕”,不仅让农村也能享受城市一样的消费选择,而且极有利于推进传统农业加快转型升级。金姐公司就是一个例子。南宁商务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过去金姐推销的农特产品,包装上很一般。去年为适应网络线上需求要求,金姐公司对产品包装进行了重新设计:一个小小竹篮,很有乡野特色,篮子里除了粽子还有不少附加产品:精心设计的艾草香包,突出端午节日氛围;一张空白的明信片,可填写内容给亲朋好友送去节日的祝福。同时,每份粽子都为消费者配备了刀叉、手套、盘子,方便实用、贴心周到,提高了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不仅仅金姐这样的公司,目前,横县以顺来、金花为代表的一批花茶企业,正在借助电子商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茉莉花产品快步走向世界。据了解,横县是全国有名的“茉莉花之乡”。全县茉莉花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共有花茶加工企业150家,年加工量在6万吨以上,产值35亿元,茉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60%。“2015年顺来公司通过电商平台的销售额接近500万元,已占到总销售额的一半,顺来成功跻身中国10大茉莉花茶企业之一。”顺来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茉莉花茶企业纷纷“触网”后正倒逼企业产品转型升级,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横县过去那种茉莉花茶大麻袋进大麻袋出的景观正在逐渐改变。助推农村年轻人“回流”创业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空心化”问题,已是当今“三农”发展面临的大问题。而横县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却带来一种喜人的现象:一批年轻人开始活跃在横县农村电商广阔的原野上。记者在横县校椅镇采访了农村淘宝合伙人徐建勇。他说,2015年“双11”后,他的淘宝服务站销售额位居广西首位,全国29位,成为一名优秀的淘宝掌柜。他的背后还直接带动30多名年轻人创业,直接服务群众8万人。瞄准农村大市场,电子商务助推横县年轻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横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告诉记者,自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落地横县之后,第一次农村淘宝合伙人招募大会就吸引了2000多名年轻人参加,其中一半以上是在外地务工的横县年轻人。当地人士称,这比考公务员还热。在已开设的360多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中,有接近一半的服务站掌柜是从外地回家创业的年轻人。横县涌现出了一批以杯杯香茶业为代表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和以素氧茶业为代表的大学生党员返乡创业典型。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315.2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