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电商为何“信息不对称才是挣钱”?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10  浏览:90  海淘动态

57 现在,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从事电商行业的人们也是越来越多了,怎样在电商平台上赚到钱也是人们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行业里有人说“只有信息不对称才是挣钱”,然而,做电商怎么才能做到信息不对称呢?商业竞争中如何胜出,靠品牌是要靠日积月累的,就不在此讨论。那么商品差异化呢?分分钟被抄袭,今天上线的热销新品,第二天不超过第三天就有同款更低价的出来;服务差异化呢?只要是管用的销售策略,基本也会被学习掉,比如最热门的雕爷阿芙精油当年那套玩法基本已尽过时了。品牌没机会了,商品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基本也没戏,那就只剩下了价格战了,在淘宝上作到长期超额溢价真的很难。这似乎是大多数商户品牌不得不面对的选择,如果还有其它选择的话。因为信息对称后,毛利润率越来越低,而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营销费用也越来越高,再加上偏袒用户的投诉评价机制,刷单的信用评分机制,整个卖家在淘宝经营的压力越来越大,整个阿里系的生态也越来越恶化。卖家商户越来越苦逼,其实是个必然!绝大多数人犯了一个错误,对于淘宝天猫,以及京东这样的平台,当然要做到信息最大的透明和对称,材料、材质、售后服务,以及各种的用户评价信息,基于此帮助用户找到最高性价比的商品和服务。但是对于品牌商,这却是最致命的伤害!本文讨论的对象不是平台,而是平台里的商户和品牌。品牌的溢价能力靠三种,一种是品牌的积淀和影响力;第二种是产品设计和服务的差异化,第三种是靠用户没得选择,或者信息盲区的超额溢价。中国改革开放不过40年,发展品牌也是差不多九十年代以后的事情了,品牌积淀是谈不上了,诸如晋江服饰品牌基本都是靠砸央视广告,砸出个知名度。产品设计,有抄海外的也有自己设计的。这些都是三四线品牌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获得相对溢价的基础,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国际一线品牌无法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用户没有那么多选择,品牌获得溢价。说白了,用户没得其它选。而互联网却打破了这个地域屏障!当ZARA,H&M和优衣库等一线国际品牌(非奢侈品牌)以200-300元左右的价格出现在天猫上的时候,那些在百货商场端着的动辄上千的假洋品牌,怎么挂的住!当淘宝上无节操的抄袭,差异化的设计也没有了,而任何服务创新也可以分分钟被模仿。国内三四线服装品牌在淘宝天猫里面,往上打不过国际一线品牌,往下搞不过工厂店的低价。反倒成了夹心层,两头受气。互联网信息不对称是由用户本身导致的,而信息不对称为商户和品牌创造了盈利的空间,而不再是单纯的低价思维。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393.0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