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出口门槛提高 看电商如何打攻坚战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23 浏览:91 海淘动态
3近年来跨境电商在政策推动下疾速生长,跨境出口虽然占据了整个跨境电商贸易的主要部分,但出口跨境却遭冷遇,衍生出的问题也日益显露。且大部分进口商品都集中在母婴、日化、奢侈品等类别,导致行业中掀起了"价格战"。跨境电商如何打响这场攻坚之战。近两年来,跨境电商在政策推动下疾速生长,但又仅限于跨境进口电商,对于体量大得多且牵动外贸制造行业发展的出口跨境却遭冷遇,由此衍生出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包括行邮税等系列红利性政策让进口跨境电商被视为蓝海,大家都一窝蜂地乱上,使行业提前进入了价格战阶段;但出口跨境就连税收、阳光化等基本问题都没有解决,还要面临向B2C、B2B模式转变所带来的新挑战。"广东省网商协会秘书长黄子荣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监测报告显示,去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同比增长42.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7.3%。其中,出口占比达到84.8%,进口比例15.2%。注意的是,传统的跨境电商以C2C模式为主,而随着各大平台政策的调整,以B2C和B2B为主的时代正在来临。"正如阿里由淘宝向天猫的进化一样,未来的跨境电商也必然是品牌企业唱主角。"黄子荣说。政策扶持失衡掀起"价格战"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诸多针对跨境进口电商的扶持政策。以目前实行的行邮税为例,由于大多数商品税率大约只有10%,并享受50元的免税额,这使得跨境电商比一般贸易更具吸引力。加上自2014年开始国家不断增加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各试点城市又相应出台扶持政策,短短两年间便让跨境电商有遍地开花之势。目前,包括京东、天猫、苏宁、1号店、聚美优品、当当网等电商巨头已先后涉足跨境电商领域。据商务部统计,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已超过20万家,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这些政策确实有利于跨境电商的发展壮大,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且大部分进口商品都集中在母婴、日化、奢侈品等类别,导致行业中掀起了"价格战"。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价格远低于与其官方价格的"跨境商品",消费者要认真辨别真伪。奢侈品特卖平台"必奢"创始人叶国富告诉记者,相较奶粉、尿片等利润已被压缩到所剩无几的跨境商品,虽然进口奢侈品的利润空间相对要大得多,但在激烈的竞争下也将出现价格下滑趋势。"目前国内跨境电商行业龙蛇混杂、竞争激烈,海外直邮多以个人邮递物品的形式入境,一般未经质检部门检验,产品质量缺乏保障,发生消费纠纷后要维权也很困难。""价格战"除了带来假货问题外,在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O2O跨境进口电商业态中,也出现了以完税商品充当跨境商品的骗局。黄子荣认为,这进一步加剧了跨境进口电商与一般进口贸易的不公平竞争。跨境出口门槛提高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在"跨境电商"一词尚未走红之前,就已经有大批卖家在eBay等海外平台售卖廉价的"中国制造"。只要懂外语、有货源,在eBay上开个店,就可以把极具价格优势的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等销售给海外消费者。"但这样中国的跨境电商品牌很难在海外做好做大。"黄子荣说。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个人卖家(C2C或C2B)正在让位给品牌企业(B2C或B2B)。eBay曾经是很多第一批跨境电商玩家的"发家之地",但许多卖家利用eBay最初审核机制不严、国际物流周期长等特点,在该平台卖假货甚至欺诈,导致eBay的政策开始逐渐倾向于大卖家。一位在eBay上经营汽车车标且有十年店龄的跨境电商从业者小张告诉记者:"许多个人卖家扰乱了eBay上的正常秩序,eBay去年进行了大清洗。现在的门槛比之前高了太多。"而一向以审核机制严格著称的亚马逊,对不具备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根本不会列为目标客户。阿里旗下原本定位于C2C的"速卖通",在去年年底升级,转型做B2C。推出精品馆,剔除部分卖家,希望打造一个生态圈,像亚马逊一样做精品,鼓励更多品牌进驻。"这意味着跨境电商门槛提高。"黄子荣告诉记者。"从行业来看,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价格战到今年逐渐转变为依靠质量与品牌,才能让跨境电商更加健康地发展,提高消费者忠诚度,从而在海外市场更容易立住脚跟。"对于众多本地传统外贸企业而言,跨境电商大热和平台门槛提高既意味着机遇,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许多外贸企业习惯了被动接受下单生产,无论客户、渠道、品牌,甚至知识产权都掌握在别人手中,缺少直接面对海外消费者的机会,无论在客户消费习惯,还是管理电商渠道方面都缺少知识储备。因而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另一方面,相对国内电商而言,跨境电商链条更长。支付、通关、物流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交易的绊脚石。例如建设海外仓等也超出了单个企业的能力范围,因而必须依赖于合作伙伴,才能形成完整的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相对于跨境进口电商,跨境出口虽然占据了整个跨境电商贸易的主要部分,但多年来并没有被真正重视,国家对于跨境出口的政策导向目前仅停留在默认合法化阶段,未来亟需制定具体政策解决当前困局。"如果要把中国的跨境电商品牌打到海外去,并在海外市场立足脚跟,建设海外仓储、加快海外仓营运的速度非常必要。"顺丰跨境业务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跨境出口电商采取邮包运输方式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商品到了海外缺乏售后服务,没有服务就很难留得住顾客。
上一页:
都有哪些高科技去了格莱美?
下一页:
电商行业前景分析 电商长足发展受制约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