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维权日 看电商如何借打假势头营销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04 浏览:124 海淘动态
3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3·15"仍是投诉热点,曾电商有节借势,无节造节成为营销的最佳手段,大多数企业把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作为电商借题营销,且更为高调。根据"3·15晚会"日前发布的一号热点投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网络购物相关的投诉占全部投诉量的25%,成为"3·15晚会"收到数量最多的热点投诉。家电维修一直是网络购物中的投诉"重灾区",据去年"双11"的投诉分析显示,通过网络途径购买家用电器类商品引发的投诉共计1513件,占互联网销售类投诉总量的16.08%。国美在线召开"3·11黑色星期伍"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3月10日-13日开启"3·11黑色星期伍"活动,推出32亿元现金券、全网比价贵就赔等优惠。国美在线CEO李俊涛谈到假货问题时称,"遇到造假者将往死里整"。会议邀请了工商局相关领导监督,并成立"3·15"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在整体经济环境不太景气的现状下,家电销售也遇冷。春节期间,家电市场属于销售淡季,但到了3月初,家电家装市场的旺季逐渐到来,空调、冰箱等家电销售状况反弹。与其为了避开"3·15",苏宁和国美均选择把握家装旺季。据相关人士分析"3·15"是一个很好的营销话题,消费者将目光集中在消费权益上,企业借势营销可以更好地促进消费者购物信心。企业选择不同的营销方式,是基于自身优势所在。与噤若寒蝉的其他行业相比,电商--尤其是家电电商在"3·15"时期冒着风险的异常高调举动显然另有所图。在这一特殊节点,任何错误将会被大幅放大,从而造成商誉损失。对于消费者来说,最担心的是企业在"3·15"后态度180度大转弯,在业界看来,电商企业借势营销无可厚非,但良好的服务品质能否贯彻始终才是博得商誉的重中之重。如今假货的猖獗,使消费者、品牌商、平台商利益都受到极大损害。消费者投诉无门更是助长了假货贩卖者的嚣张气焰。有心维权,却往往止步于昂贵的鉴定费,而且,在投诉过程中,由于电子商务跨地域的特殊性,当地执法机构既无能力执法,也无心执法。那么,为制止假货,相关部门就应建立全国联动机制,跨区域地受理、处理消费者的投诉,也可以筹集资金,资助消费者鉴定假货的需求。
上一页:
京东白条君喊话蚂蚁金服小弟:你数据有误
下一页:
2015年京东第四季度净亏损76亿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