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电商市场大浪淘沙,虚胖蜜芽后劲不足?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27  浏览:78  海淘动态

经过2015年母婴电商市场的激烈厮杀,市场蛋糕的瓜分战基本结束,蜜芽凭借着过硬的营销策略和强悍的品牌曝光度,成功在这个巨头云集的垂直电商领域杀出一条血路,但时过境迁,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久前,速途研究院《2016年H1母婴电商市场报告》显示,蜜芽的市场规模仅占6.43%。而另一份数据报告显示,蜜芽的日活跃用户仅为33万、用户规模为231.27万,近一年的日活用户数更是显示其客户留存率在不稳定变化的同时呈现偏低状态。虽说母婴电商平台的用户寿命和粘性原本就偏低,但种种数据表明出的蜜芽的用户基础之薄弱依旧远超想象,号称100亿的估值似乎已经与其低迷的用户增长脱节。当年,作为蜜芽的创始人兼现任CEO的刘楠,据说是从开淘宝店的全职妈妈白手起家,在公司网站创办的短短两年里却经历了数次融资,员工数也从8人扩大到900人,年GMV(商品交易总额)达25亿,如今更是号称估值近百亿的母婴电商平台。蜜芽的发展之路看起来如顺水行舟,刘楠的创业经历更是能写成一本小说。但是随着近期的各个统计数据的曝光,我们发现蜜芽的里子并不如它的表子那样光鲜亮丽,反倒像是一个打肿脸而自称的虚胖子。高明的营销、铁打的公关塑造行业内花架子蜜芽的成功离不开其高效节能的营销手段。蜜芽自2014年创办公司起,就从来没有放弃过在线上线下通过营销手段大力推广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你可能会说有哪个公司会不在意自己的品牌推广?那我要说所有公司都在乎,但他们的营销手段不够高明。蜜芽在2015年的母婴电商市场大混战中,蜜芽抓住用户情感娱乐需求,率先娱乐泛营销模式,耗费巨资大力聘请明星代言人,利用明星效应提高品牌曝光度,在不断登陆各大娱乐节目、冠名定制一系列晚会的同时,放低价格,大搞促销活动,迅速在母婴电商市场立足。而今年的7月20日,在上海CBME国际婴童展上,蜜芽又出新主意创始人兼CEO刘楠亲临现场,利用时下互联网最热门的网络直播,在各大直播平台和官方app上与全国数万名粉丝展开互动。作为国内首个正式涉及网络直播的母婴电商平台,蜜芽走出了新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在短时间内卖出了大量的品牌商品,而且为自己的未来去宝贝化打造优秀婴童公司的战略布局埋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国内母婴电商平台中,蜜芽的争议性最大。首当其冲就是蜜芽曾经经历过的售假风波,一度让公司陷入危机。先是一篇名为《蜜芽宝贝,让我拿什么再信你?!》的博客长期居于蜜芽的百度搜索首页,后来又有蜜芽曾在一年间先后被爆出玛格罗兰推车和betta奶瓶售假,但最终蜜芽都安然度过了。这证明了蜜芽能够继续稳定发展至今,除了通过漂亮的营销手段骗来用户流量外,它在面对危机时的公关能力也可见一斑。凭借着手段高明的营销策略,应对过硬的公关力度,蜜芽成功塑造了母婴电商行业内的第一花架子,但也难逃个表里不一的称呼,蜜芽的里子并不够硬。随风而逝的用户,牛皮吹破的估值全都是泡沫据统计,在母婴电商平台手机app下载量排行榜中,蜜芽高局第二位。令人发笑的却是,虽然蜜芽的现况堪忧,用户量增长陷入窘境,但其公司估值依旧不断在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是资本造势四个字。随着蜜芽将得到的大量风险投资资金都一股脑地投入营销活动中,从电视里的独家赞助晚会、网络上的冠名节目、地铁站里大幅广告等,蜜芽的营销广告随处可见,但收益甚微。蜜芽企图通过巨额营销拉动其用户活跃度和销量的美好愿景并没有得到实现,而持续的投入又限制于资金的流入,总是得不到回报的投资人对于蜜芽已经心生警惕与排斥,不会再任由投资而来的现金流被其随意挥霍。此时蜜芽已经陷入了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可谓进退两难要么降低身价投靠它的绯闻男友京东,参与互联网公司合并的洪流中,要么维持地位继续等待时机但也有可能再难翻身。总而言之,由于缺乏核心产品,只是一味通过营销手段走到今天的蜜芽,在面临着过高估值和用户量增长瓶颈两大难关时进退维谷,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它该如何继续前行?这是一个问题。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479.1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