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最看不起的IBM,现在要和苹果“在一起”了?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08  浏览:86  海淘动态

(原标题:苹果和 IBM 这两个曾经的死对头,怎么就在一起了?)你不需要在这个行业里浸淫多年,但凡看过与史蒂夫·乔布斯有关的纪录片或文字,都会记得这位苹果创始人最看不起的行业对手之一就是 IBM。乔布斯评价 IBM又大又慢,在 IBM 公司大楼下的 logo 前竖起中指拍照留念,还曾在令人印象深刻的1984广告中,将 IBM比作乔治·奥威尔小说中的老大哥。IBM 曾经是乔布斯最不希望苹果成为的样子。也正因此,当 2014 年 7 月苹果公告和 IBM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时,很多人都表示很诧异。事实上,在这次合作宣布两年之后,两家公司的蜜月期已经度过,已经全速起飞,准备好了去攻占更多的企业级应用/移动设备市场。《快公司》深入这两个曾经的死对头,采访了本次合作的负责人,我们整理了其中的一些要点,并加入了值得参考的时代和行业背景。发生1981 年,IBM 进军 PC 市场,乔布斯只做了那则著名的广告欢迎迟来的 IBM。次年,22 岁的蒂姆·库克加入 IBM PC业务部门并工作到 1994 年共 12 年之久,最终做到该部门北美制造和物流总监。直到 2005 年 PC 业务被联想收购,IBM 和苹果公司一直是高端 PC特别是笔记本电脑上的主要竞争对手,而库克经历过当中一大半的时间。库克在接受美国电视台 CNBC 采访时曾经透露,2012 年有一天和 IBM CEO 罗睿兰聊天,发现两家公司正在面临一些共同的机遇和挑战。彼时苹果在消费级市场上所向披靡,希望开拓新的市场,而 IBM 在移动端上已经落后。库克口中的共同机遇和挑战,其实就是企业级App/移动设备市场。后来,两家公司各自挑选出高级员工会面并商讨合作事宜,而后来得名MobileFirst foriOS的企业级移动应用合作项目,就是当初双方讨论出的合作方向之一。库克和罗睿兰《快公司》报道,就在合作宣布之后,很快 IBM 的人就带着一款帮助飞行员计算燃油的应用到 Cupertino苹果总部的会议室给苹果的人看,希望充分展示出合作意愿,以这个应用为合作的开端。不幸的是对方很不给面子,这完全行不通嘛,一位苹果的用户界面设计师说。那款应用总共有多达40 个界面,而苹果设计师认为,即便飞行员过去带着数百页的纸质飞航资料上飞机,也不会愿意在如此复杂的一个应用里找到自己需要的数据。这次会面没能成为合作的正式开端,但却为 IBM 和苹果后来的合作确定了流程上的基础。流程2014 年 7 月合作宣布,彼时的计划是面向旅游、健康、零售、能源、交通等垂直行业一共为客户打造 100 个应用。IBM 承担了项目里大部分的脏活累活。首先,IBM 按照咨询业务流程从企业客户那里了解需求。接下来,IBM 会邀请客户到苹果 Cupertino总部开一个三天的会,三方一起开会碰出一个框架方案。这个会议的出席者,包括客户的关键人员,来自 IBM 方面与苹果合作项目的总经理和 MobileFirstfor iOS 的副总裁,来自 IBM 和苹果的几名设计师。你可以理解为,客户甲方,IBM 和苹果乙方苹果还会要求甲方带自己的客户出席这次会议,比方说,医生、飞行员和售货员。苹果认为只有终端用户在场,才能确定大家设计出的应用是真正好用的。这样的做法偶尔会比较低效,因为终端用户有很多奇怪的习惯,比如他们会说碰到这样的情况,我都是直接把数字抄在自己手上,让苹果和IBM 很不理解……但总的来说,大家还是认为将这种反馈纳入到考虑范围,才能最终让产品变得更好。三天会议的头一天,与会者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和终端用户沟通上。然后,苹果和 IBM 的设计师会按照沟通讨论的结果设计出应用的几个比较关键的界面。三天之后,大部分应用的实际设计和制作工作会由 IBM 设在印度的应用工厂来完成,其他的 IBM设计和制作基地也包括多伦多、亚特兰大和芝加哥等。来自 IBM 的项目副总裁苏·米勒·希尔威亚透露,苹果不负责具体的设计完成工作,坐在电脑前完成实际的设计的是IBM 的设计师和工程师。这个流程,让苹果在这次合作当中的工作显的有点轻松制定规范。通过 MobileFirst for iOS 项目设计的企业级应用,充分利用 iOS 已有的功能和设计逻辑,比如通知系统、红色数字角标、togglebar 等等,让终端用户感到十分熟悉。可以说,苹果按照设计自家预装应用的规范,去要求 IBM 的工程师和设计师。IBM 在训练时,会拿着苹果的人机界面指南(Human InterfaceGuideline)告诉自己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喏,这就是你的圣经。IBM 和苹果一同设计制作的 Passenger+ 应用企业级应用往往想要把功能做完善,容易陷入把整个屏幕塞满的误区,主要是很多终端用户也期待一个应用,什么都能做。然而苹果不会准许这样的情况在MobileFirst for iOS 项目里出现,他们宁愿做出两三个小而轻的应用,也不要一个傻大全。在这个过程中苹果和 IBM往往需要花很大功夫说服客户以及终端用户。IBM 不光承担了设计和制作工作,就连客户配套使用的 iPhone 和 iPad 销售工作都包了!IBM向企业客户提供多种设备的销售模式,包括直接购买、租用等等,甚至像苹果的 iPhone Upgrade Plan那样,让客户按周期支付使用费,每隔一两年还能换新款。当然,这些设备由 IBM 销售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手机和平板里面需要加装 IBM 的企业级系统,比如VPN、云存储、企业账户和统一配置等等。意义在苹果和 IBM合作之前,可能没有企业用过如此界面整洁的企业移动应用。人们的生活因移动设备变得碎片化,这已经毋庸置疑,可能这一分钟在用公司的软件,下一分钟就在用私人应用。如果两个应用之间的体验相去甚远,终端用户很容易产生厌倦最终放弃使用。现在这个使用体验是统一的,这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和终端用户来说都有意义。没有永远的敌人/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两家曾经明争暗斗的公司走到一起,必然有共同市场的考虑。分析机构 Wandera/RedshiftResearch 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上,企业平均为每个雇员花费的设备和软件服务总费用在 1840美元左右。用这个数据乘以每公司千名员工,乘以成千上万家公司,营收空间简直太大了。而前面也提到,苹果熟悉消费者不熟悉企业,而 IBM 熟悉企业却在移动端无能为力,这两家公司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这个过程里也产生了一些有趣的副作用。去年 8 月,IBM 首席信息官杰夫·史密斯对苹果首席信息官尼亚尔·奥康纳透露,IBM 已经拥有超过 11万台企业用途苹果设备;史密斯预计,到 2015 年底,公司的 MacBook 系列笔记本电脑数量将超过5万台,这个数字很有可能在 2016 年增长到大约 20万左右20 万台 MacBook 什么概念?IBM 全球近 40 万员工里面超过一半都在使用苹果电脑,而不是 ThinkPad 或其他 PC……你看,IBM 找上苹果刚满一年,先把自己的命给革了。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461.7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