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利:网络团购银行理财无法辨别投资者风险等级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1-07 浏览:33 海淘人物
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助理分析师钱海利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条例,客户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必须到银行网点进行风险评估测试,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销售不能进行任何委托和外包。而网站是以网站法人代表名义去做风险测评、面签和购买理财产品,其风险等级不能作为真实投资者的风险等级。以下为报道全文:《电商平台1元促销,靠谱吗?》双十一‘剁手节’除了服装、家电、百货等电商平台之外,旅游网、团购网也纷纷推出1元促销产品。无独有偶,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近日争相推出合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团购,1元起步,收益5%-11.11%不等。那么,这些五花八门的1元促销产品到底靠不靠谱呢?分析师称,无论是1元旅游、1元看电影,还是1元理财,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推荐各自平台,抢夺客户群。1元旅游业内坦言是噱头实际上每个产品只有四五个名额扬子晚报记者在同程网上看到,其打出一元玩景点,百元游世界的口号推了不少一元钱的特价门票。而此前,途牛已推出了1块去旅游活动,路线颇为丰富,而另一家旅游网站则联合国内1000家景区在全国启动不限量的1元门票活动。为了体验1块去旅游,扬子晚报记者下载了途牛APP,发现其1元抢购活动包括出境游、国内游、自驾游、自助游、邮轮等,不过所有的抢购都有限制条件和名额限制,且必须通过客户端抢。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有消费者在一家旅游网站花1元抢购了酒店的一晚住宿,询问时却被告知房间已满。而另一家旅游网站的1元住酒店,是用1元的价格抢购10元到50元面值不等的代金券。那么,1元旅游产品由谁来买单呢?一位业内人士向扬子晚报记者透露,这种1元旅游的运作模式有的是旅游网与景区、旅行社等供应商按六四比例共同出资;有的则是四方出资,即银行、支付工具、大众点评等线上线下合作伙伴共同出资。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些合作方凭什么愿意自掏腰包呢?这位人士坦言有四大原因:一、供应商新开辟线路需要头彩,将开业大酬宾的思路搬到线上,用1元旅游限量抛售可以吸引一些客源;二、某些线路急需重点推介,希望贴钱做1元旅游打开更多销路;三、景区看似贴钱,实际也能带来景区内的二次消费;四、通过发展移动客户端的下载和使用量,几个合作方都能从中受益。不过,该人士也承认,所谓1元旅游就是噱头,实际上平均每个旅游产品只有四五个名额。1元看电影仅限手机客户端参与特别不待见老客户和非客户端类似1元旅游这样,通过争抢并发展移动客户端的下载和使用量而受益的模式同样在美食、观影等团购、点评网演绎着。比如美团等推出了针对新用户首购的1元购活动,包括吃肯德基汉堡、唱K、看电影等,1元看电影活动在全国1000多家影院展开,几乎免费就能够看大片。与此同时,百度糯米、拉手网、大众点评网也不甘示弱,相继推出了1元看电影活动。记者下载美团APP看到,1元看电影仅限手机客户端参与,且仅限新用户参与(在美团未消费过的用户),同一账号、手机号、移动设备、支付账号、银行卡只能购买一次。换而言之,优惠虽好,但其中限制很严格,特别是不待见老客户和非客户端。南京市民丁女士是电影迷,听说1元看电影活动后,丁女士立即用移动手机下载APP后成功买到1元票,约闺蜜在位于新街口的大华戏院观看了《后会无期》。一周后,丁女士约同事看《京城81号》,她自作聪明地用另一部电信手机又下了个美团网客户端,却被拒之门外。原来,1元看电影是网站为了吸引消费者下载APP的活动,老客户没有参与权限,只是新用户专享优惠。所以也没有参加资格。市民李阿姨用着旧款直板手机,无法下载客户端,因此也不能参加。1元理财1元门槛,收益5%-11.11%不等网站称8%收益中含网站补贴除了1元旅游、1元看电影,听起来最高大上的要数团购1元理财了。扬子晚报记者在盈理财首页看到有三款购买起点1元、递增金额1元的理财产品,网站称都可以进行跨行购买,比如民生银行-非凡资产管理翠竹1W周五款,7天,预期年收益8%,记者发现此理财产品目前已抢完,共39条购买记录,其中份子最大的一个人投入近两万,最小的为1元。扬子晚报记者看到,当前置顶在售的理财产品杭州银行-幸福99丰裕盈家年化收益与前者相同。为什么这些理财网站的收益会高于银行官网显示的理财收益?盈理财的工作人员称,8%的收益中含有网站补贴,是用来吸引投资人的。多盈金融总裁方瑞典表示,此举是为了得到用户认可,只有在用户认可的前提下,才会考虑商业利益。可是,将原本5万元银行理财购买门槛降低为1元,并不符合投资者风险配置原则。那么此举是否合规呢?对此质疑,方瑞典答复扬子晚报记者时称,盈理财服务模式是委托购买,不是代销,何况从银监会统计数据看,银行理财产品兑付记录还不错,因此自己对违规一说不认同。针对盈理财平台难以绕过银监会关于首次购买理财产品需要‘面签’的要求,方瑞典称这一点确实不符合现有法律法规,但国内普遍存在法律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创新,希望监管部门能以包容态度让市场探索,然后根据创新表现制定新规范。专家观点>>>1元产品暗藏玄机扬子晚报记者看到,这些1元系列产品如此火热,吸引了不少人去尝鲜,那么,这些低价产品是否靠谱呢?低价背后是否有风险呢?业内专家表示,事实上,这些产品的存在与大热,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金融分析师认为,吸引、争夺移动客户端乃至客户群,这才是各种1元产品的真实目的,毕竟互联网时代,很大一部分用户都是优惠的热衷群体,哪里有优惠就往哪里去,但这种低价产品大部分是噱头,基本上都是有条件的限制或者秒杀之类。业内专家提醒,价格战是各大旅游网站、在线平台的杀手锏,如果真能搞好可以实现多赢,网民得到低价、景区带来客流、扩大移动端客户群。然而,消费者还需要警惕实惠背后的玄机与低价陷阱,比如附加诸多条件,比如住酒店第一晚正价,第二晚才1元,门票未标注能否有随行儿童等。此外,缺乏重量级的核心景区、需要提前预约等,都会让1元票形同鸡肋。而以团购方式销售银行理财产品,虽降低了银行理财产品门槛,但同时也放大了投资风险。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助理分析师钱海利表示,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条例,客户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必须到银行网点进行风险评估测试,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销售不能进行任何委托和外包。而网站是以网站法人代表名义去做风险测评、面签和购买理财产品,其风险等级不能作为真实投资者的风险等级。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